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交_日本国产激情视频_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_亚洲2020最新视频在线

      <address id="cpz1t"><var id="cpz1t"><center id="cpz1t"></center></var></address>
    1. <style id="cpz1t"></style>
      tags:
      當(dāng)前位置 : 首頁 > 新聞中心 > 歷史故事 > 正文

      中國九大鎮(zhèn)國之寶有哪些 中國鎮(zhèn)國之寶排名

      來源:作者:時間:2019-07-01 08:41:28點擊:

        鎮(zhèn)國之青銅器

        利簋:武王伐紂親歷記

        文物介紹

        文物出土

        1976年3月,陜西臨潼的農(nóng)民在搞水利建設(shè)時,挖到一個窖藏,出土了青銅制品151件,其中就有震動學(xué)術(shù)界的一件青銅簋。

        文物簡介

        簋是一種古代食器,用來盛裝煮熟的稻、粱等食物,猶如現(xiàn)在的飯盆。在祭祀或宴享時,它又是一種重要的禮器,和鼎配套使用,供奉在神壇上祭祀祖先上帝。按周代禮制中用鼎制度的規(guī)定,只有天子才能享用“九鼎八簋”組合的最高禮儀,此簋的主人名利,所以被稱為利簋。利簋高28厘米,口徑22厘米,重7.95千克。

        該簋最為重要,也最有價值的是該器腹內(nèi)底部所鑄4行33字銘文,雖很簡略,卻記錄了一次重大歷史事件,即武王伐商的“牧野大戰(zhàn)”,因此,也有人稱其為“武王征商簋”。

        歷史價值

        利簋的發(fā)現(xiàn),使人們首次看到武王克商的實物證據(jù),尤其是其銘文的內(nèi)容同歷史文獻能相互印證,自然提高了相關(guān)歷史文獻的可信度,所以意義非常重大。天文學(xué)家依據(jù)銘中所記“甲子”日“歲”(木)星在中天的天象,參照《國語·周語下》記載的天象記錄,計算出武王伐紂的時間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。由此,古代史上這一著名的戰(zhàn)役有了一個絕對年代,它為商周兩代的劃分,提供了重要的依據(jù)。

        利簋是目前所發(fā)現(xiàn)的一件西周最早的青銅器,也是迄今發(fā)現(xiàn)最早有確切年代記載的珍貴文物,現(xiàn)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。

        點評

        “一件不大的銅器,以它不多的文字,為破解上古史中一個重要的疑案作出貢獻,足見其彌足珍貴。利簋無疑是一件國寶重器!”

        ——中國社會科學(xué)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殷瑋璋

        鎮(zhèn)國之石刻壁畫

        秦石鼓文:大秦帝國的“東方紅”

        文物介紹

        文物發(fā)現(xiàn)

        石鼓在唐貞觀時期被發(fā)現(xiàn),但是它上面并無年代落款,也沒有作者姓名,所書詩文簡短,且文字古奧難識,詩意含蓄隱晦,因此至今都無法得知石鼓產(chǎn)生于何時,所作何用。

        文物簡介

        先秦刻石文字,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。秦石鼓文共有十只,高二尺,直徑一尺多,外形象鼓,上細下粗頂微圓(實為碣狀),因銘文中多言漁獵之事,故又稱它為《獵碣》。用籀(zhòu)文分刻十首為一組的四言詩,是我國最古老的石刻文字!妒酚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記載:“二十八年,始皇東巡郡縣。上鄒嶧山,立石。與魯諸儒生,議刻石頌秦德,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。乃遂上泰山,立石。封,祠祀”。石鼓詩歌通過從秦之建立、立國、發(fā)展、創(chuàng)立帝業(yè)這一發(fā)展順序,對秦人歷史發(fā)展進程有重大貢獻的先祖烈公及始皇帝的重大歷史事跡進行了歌頌。

        歷史價值

        石鼓文集大篆之成,開小篆之先河,是由大篆向小篆衍變而又尚未定型的過渡性字體,在書法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。石鼓文被歷代書家視為習(xí)篆書的重要范本,故有“書家第一法則”之稱譽。石鼓文對書壇的影響以清代最盛。

      圖文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