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就近找保姆,我回到了今后要居住的小區(qū)。
先和左鄰右舍打招呼,把要找保姆是事宣傳出去,讓他們幫我留意,看附近有沒有合適的人選。
然后打電話問問同事朋友,有沒有適合的人選推薦。
很快,從幾個渠道得到了反饋。一是鄰居阿姨表示可以幫我照看孩子。二是老爸的同事推薦他曾經(jīng)用過的一位大姐。三是我從前的一位同事,說她和家人商量下,看看能不能做孩子的保姆。
還有一些額外的收獲。
鄰居告訴我,我家旁邊樓,有個私人幼兒園。同事說,有些早教中心也收小點的孩子。
我先實地考察了離家最近的私人幼兒園。園主兩口子人挺和善,但幼兒園條件比較差,房子是租來的,很老舊了,房間里散發(fā)一股飯菜的味道。孩子們沒有活動場地,一個阿姨在和孩子們插雪花片。優(yōu)點是費用低廉、離家近。但是,關鍵的一點是,人家不收15個月的小孩,最小收兩歲半的孩子。
我又考察了兩家早教中心,看起來都很高大上,硬件和軟件條件都不錯,不過價格也貴些,但也是同樣的問題,不收太小的孩子,一家最小收一歲半的孩子,另一家最小收兩歲的孩子。
看完早教中心,我覺得今后可以考慮把孩子送到這樣的地方。畢竟是集體生活,早點和別的小朋友接觸,對孩子今后和人相處有好處。但據(jù)說科學論證是三歲上幼兒園比較好。
幾個保姆的人選,我綜合考慮了一下,鄰居阿姨的優(yōu)勢是離得近,接送太方便了,缺點阿姨是歲數(shù)偏大,畢竟60多歲了,體力上可能差些;老爸的同事介紹的大姐40多歲,正當年,但是住得太遠,不方便;我的前同事55歲,年齡還算合適,也是直接的熟人,把孩子和家交給她我放心。
我前同事在考慮了兩天后,終于給我回話,說能幫我照看孩子。
保姆的事終于順利解決了。
二、找保姆的經(jīng)驗
關于找保姆的經(jīng)驗,我覺得有以下幾點。
其一、請教過來人。
我的一位同行,是一位雙胞胎男孩的媽媽,她的孩子比我的大一周歲,她是例來人,為了孩子同時雇傭找兩個保姆,也有請保姆和月嫂的經(jīng)驗,所以我有問題就會咨詢她,她給了我保姆請熟人和考慮早教中心的建議。
老爸的小同事,孩子3歲多,也有請保姆的經(jīng)歷,我也聽了他的建議。他的建議是最好當媽媽的停薪留職自己看孩子,雖然最后我沒有采納他的意見,但是他給我指明了一條路,讓我考慮了另一種可能,我還是非常感謝他。
其二、多打聽多實地考察。
一句話,找保姆這事和找對象有點像,要“廣泛撒網(wǎng),重點捕撈“。先宣傳下,既然要找熟人,就要在熟人圈里廣而告之,讓大家都知道你有這種需求。
其次,獲得相關信息后要遴選比較,實地考察驗證,這樣才能有完整的認識和了解,才有助于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。
其三、要并聯(lián)處理而不是串聯(lián)。
為了節(jié)省時間,找保姆這個事,要同時多渠道并行處理,幾處同時咨詢處理,而不是串聯(lián),等一處有了結果再聯(lián)系另外一處。
當然這樣就涉及到不能立即反饋的情況,這樣的話,各處不妨都給個活話,等綜合考量后得出結果,再給回話。相信成熟的人做事都有冗余度,能接受意料之外的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