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有人這么說過:孤獨的人是這世上最孤傲的人。雖不盡然,但卻不無道理,因為他們不會把心透徹給別人看,而是把自己塵封在一個俗人很難進入的世界里,兩耳不聞窗外事,在知識的海洋里耕耘著卓爾不凡的碩果。閑暇之余淡淡的看著阡陌的變化,紅塵的紛擾,獨享著這份超凡脫俗的悠然與冷靜。
孤獨是一道美麗的風景。當一個人走在細雨蒙蒙的秋色里、當一個人爬上家門前那幾座山巒相連的山頂,站在雖不雄偉卻蒼翠成蔭的山巔之上;俯瞰秋日的田園之景、聆聽秋蟬的哀鳴、或孤芳自賞的時候,自己就是這如畫風景里不可缺失的濃墨重彩,此時,不是纜獨,是一種境界,唯有擁有一顆孤獨的心,才會把自己羽化在這蕭索寧靜、秋情四溢、秋韻無限的景色里。
在孤獨中,靜聽時光流逝的聲音。當一個人坐在陽臺的藤椅上,享受午后陽光溫柔的照射、細啄慢品清香淡茶的時候,舉目窗外:上午紛繁后的大街上,此刻略顯的安靜,人們忙碌奔波的身影好像遲緩了下來,路邊玩耍的孩童天真爛漫,雅氣的嬉笑聲和大人的吆喝聲隔窗傳來,讓身體為之一顫:時間都去哪兒了,昨日還安睡在大人懷里的嬰兒,今日已步履平穩(wěn)、與同伴相互追逐著,顯盡童真童趣。霎那間,時間的腳步聲似乎在耳邊莎莎作響,眼前亦浮現(xiàn)出時間一掠而過的痕跡。如此再次感慨孤獨的意義: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能聆聽到時間像河流般嘩嘩劃過身旁,一路飛奔、永無止境,流逝、遠去!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,才能冷靜的面對世間的種種萬象變化和工作中的不盡人意,才會看淡人生,不貪婪,在享受孤獨的同時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,把美好的回憶定格在時間與空間里。

孤獨是另一種人性中的自然回歸。喧囂過后的孤獨心靈才會得到升華和寧靜。人耐得住孤獨才不會平庸,孤獨不是寂寞而是淡泊,淡泊不是空虛和惰性,淡泊是一種心態(tài)的灑脫,是“淡中.出真味,常中識奇英”。不是所有的人都在淡泊中明智,真正感悟到孤獨真諦的人定是才情橫溢的人,是氣質(zhì)非凡的人,也是讓普通人敬仰的人。寂寞是心靈的空虛,情感的匱乏,知識的蒼白,人脈的缺失。孤獨中的人,心靈純美、思維敏捷,心智成熟。
孤獨是一種樂趣,“古來圣賢皆孤獨”,真正能體會到孤獨是一種怎樣意境的時候,便達到了至高境界了。在一個人的星空里,吟唱著屬于自己的快樂,享受著孤獨,感受著孤獨帶來的靈感,彈琴作畫或伏案耕耘或品讀喜歡的書籍。在孤獨中回憶生平驕人的成就與輝煌,在孤獨中創(chuàng)造自己的價值。周國平是這樣描寫孤獨的:“和別人混在一起時,我向往孤獨。孤獨時,我向往看到我的同類。但解除孤獨畢竟只能靠相愛相知的人,其余的人擾亂了孤獨,反而使人更感到孤獨---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