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強調曹操達政,特別拿曹沖雖然是愛子,也不可能越級,贈不過別部司馬?梢,在立嗣問題上,曹操更不會昏庸到因愛而立。
。P于陳壽是以什么心態(tài)寫的《三國志》這是我最近正要整理的內容。私以為了解了陳壽的立場、心態(tài),以及了解了魏之后對曹氏的看法,才能更好的讀懂《三國志》)
又如《陳矯》【矯曰:“王薨于外,天下惶懼。太子宜割哀即位,以系遠近之望。且又愛子在側”】此時,建安二十五年,曹沖已死。而曹植也因為建安二十四年,襄樊之戰(zhàn)酒醉不能救曹仁之事徹底斷了立嗣可能!径哪辏苋蕿殛P羽所圍。太祖以植為南中郎將,行征虜將軍。欲遣救仁,呼有所敕戒。植醉不能受命,於是悔而罷之!慷苷脛t更不在洛陽【太祖東還,以彰行越騎將軍,留長安。太祖至洛陽,得疾,驛召彰,未至,太祖崩。】還有一個曹操很喜歡的兒子曹幹,但曹幹的母親早就是曹丕一檔的【幹母有寵於太祖。及文帝為嗣,幹母有力!可踔敛茇П涣⑺,也有曹幹母親的功勞。所以陳矯所謂的“愛子”是誰?能最后影響到曹丕立嗣?根本無考。所以這話可以看做是【然則矯語殊無征,皆妄為臆測,以迎合丕意】,也就是想表達讓曹丕立刻、趕緊即位而已!炯淳吖賯涠Y,一日皆辦。明旦,以王后令,策太子即位!俊蛾惓C傳》
所以,如果一定要說誰對曹丕威脅最大,那也應該是曹植,而非曹沖。
曹植,直到曹叡時期,依然有動作!睹鞯奂o》引《魏略》【是時訛言,云帝已崩,從駕群臣迎立雍丘王植。京師自卞太后群公盡懼。】